佳迪经验网

资治通鉴简介 书名由来

tiger 2 12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成书于南宋时期,是在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基础上编纂而成。该书从公元前403年的春秋时代开始,一直编纂到公元959年的五代十国时期结束,共计294年的历史。是一部承接了“史家文学”的传统,兼具“亲历史学”的真实性,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政治价值, 是中国史学文化宝库中最重要的一部史书之一。

书名由来

《资治通鉴》取名源于左传:“盖章之书,以纪年月,以纪祭统,以资万物,以备後昆,以著鉴曰通,不可不读也。”司马光此书确实是纪年纪事之书,可以资万物,以备後昆。史家孙家正更注《通鉴》书名时说:“鉴,诫也。所谓历代帝王之善与不善行,展诸斯鉴而宜戒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治通鉴》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内容结构

《资治通鉴》共分294卷,共记录了2000多年的中华历史。它的编写为纪年体史书,以记录中国的每个朝代的历史为主线,反映了中国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风貌。然而,不仅如此,它也按照具有时代背景和事件性的历史事件为单位进行记载,体现出司马光的编年思想、哲学和史学思想。整部书用简练的文辞,严谨的考据方法,精确地记录了每一个事件和人物,使得历史以最真实、最严谨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为史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

意义和价值

《资治通鉴》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其简练具体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也在于突破一般历史著作的中式朴素风格,开创了叙述严密、理性、简洁的史学叙述风格。在历史学和文学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经常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史书中归纳、述评最为全面和权威的一部。宋代的历史学家胡三省称之为“不朽之笔”,明代的名臣杨慎则说它是“天下之至言”。现在的历史学研究,依然离不开这部史学巨著的考证、论述和注释,而这也成为许多学者传承史学思想的重要途径。

影响

《资治通鉴》对于后来的中国史学史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为以后的史学研究和叙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所创造的史料汇编、聚焦大历史及为史料和评价施加标准等方面的方法,成为后来历史文献整理和编纂的模板,尤其是在中国封建主义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经典著作之一,影响颇广。而且它的思想、价值观、历史背景等很多不同方面的内容,对于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阐述。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史学巨著,也是全世界历史类著作中最早、最为完备的一部通史。作者司马光(1019年-1086年),是北宋贞观中兴时期的重要文化人物之一。他为了纠正历史文献中的错误,编写了《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宝库中的重要一环。

编纂目的

《资治通鉴》起初是史官为了编钟会所撰写,后来被司马光整理成书。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编者所言》里说:“朕策勋庆赐,于太庙重修乾隆已来所有主祠,看历朝官府积蓄之器物,闻坟墓幽暗之音,而历史事迹残缺无存,故决意以功臣占有全国之利的标准重新纂纪,复补旧物而成一书,垂纪于後世。”

世界史学的重要地位

《资治通鉴》是历史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史最重要的全史,《中国历史纲要》称之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

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经世致用的历史智慧的体现。自奇观史到普遍史,自华夏史到普世史,它反映了从中国到世界的史学范畴。 乾隆帝对它的第一次认可表现在把甲骨文从卜辞中分出,成为单独体系;他把国语从文言文中分离出来,成为另一种语言体系;他大力推动《资治通鉴》的刊印,它是历史上最完备的中国史书集冈,对研究中国文化和文明、中外文化交流、世界文明史等课题都十分重要和有意义。

划分和内容

《资治通鉴》从周代春秋到辽朝北宋两百多年期间的历史全面综合,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等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共294卷,共约40万字。

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强调“以时间为序,以政治为主线,以逝者为鉴,以当代为勗”的思想,力图客观、权威、准确地记录当时的历史事件和政治生态。

?

标签: # 资治通鉴,简介,书名,由来,资治通鉴,简介,《,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