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迪经验网

贵州理工学院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

tiger 2 12

今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贵州理工学院《电工学3》入选第二批国家线下一流课程。

这是贵州理工学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截至目前,贵州理工学院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40门,目前在国家高等教育资源平台上线的课程有24门,获省级教学团队和教学平台各2个,“资源勘查工程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23年,贵州理工学院建校10周年。

2013年,为满足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对理工类应用型人才之需,贵州理工学院应运而生。2014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贵州省高校易班建设与发展中心;202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2年,获批成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2023年,学校结束“两校区办学”历史,整体搬迁至贵安校区,开启“一校一址”办学新格局……

自成立以来,贵州理工学院一直将“建设西部一流、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理工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理工科强化行动,奋力向高水平理工大学目标迈进,为贵州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以高质量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

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已培养2万余名本科毕业生;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12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31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34部,主编与参编各类教材65部,主持研制国际ISO标准2项,其中已发布国际ISO标准1项,主持和参与研制起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多项,获各类知识产权686件,以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7000余万元……

这是贵州理工学院过去10年党建引领发展取得的骄人成绩。

贵州理工学院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实施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工程,把党的建设与“西部一流、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融为一体,以政治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创建大党建工作新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

贵州理工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创新基层政治理论学习方式。同时,积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通过实施干部政治素质提升计划,建设了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2022年3月,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该支部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构建了一套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支部党建 ”工作模式。

围绕党建主业,贵州理工学院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大力开展基层党组织“对标争优”、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培育、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一院一品牌”“一支部一项目”活动建设,促进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学校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构建高质量的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引领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守正道、行大道,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贵州理工学院用贵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教材,讲好中国故事、贵州故事。并构建起“1245——一示范两计划四中心五工程”思政工作体系,以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设为统领,实施学风建设“924行动计划”和“卓越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

推动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

与阿里巴巴共建大数据学院、与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共建交通工程学院、与中航贵州飞机制造公司共建航空航天工程学院,与华为、贵州磷化集团等企业和重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年来,贵州理工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保障质量、培育特色”的办学思路,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专业综合改革为重点,课程教学改革为抓手,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全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人才支撑。

学生参加阿里巴巴夏令营

如何通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一流建设”来激发办学活力和提升办学实力,解决“办学时间短、科研成果少”带来的发展瓶颈?贵州理工学院进行了积极探索——

坚持师生为本。把依靠师生办学、维护师生根本利益、增进师生幸福指数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民主管理与监督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依法治校。加强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制度规则体系和决策程序建设,构建基层组织适配学校发展目标、激发活力的制度体系。

坚持内涵发展。加大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技创新、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涵建设,坚持工作结果、效果、成果与师生满意度为导向的理念,实现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特色、安全的有机统一。

坚持深化改革。以教育教学综合评价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科技管理机制改革为重点,破除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机制障碍,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开放办学。既立足贵州、扎根贵州大地,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又融入东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提升对外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经过10年的发展,贵州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校被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批准为“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获批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并于2017年7月,作为主要发起人成立了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作为轮值主席单位和永久秘书处单位,承办了系列校长论坛活动及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大学生公益设计创意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

“学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和质量提升,紧紧围绕服务全省新型工业化特别是‘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加强理工类学科专业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校工结合’,培养更多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新时代卓越红色工程师。”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苏向东说。

为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形成与全省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结构,今年7月贵州理工学院出台《贵州理工学院理工科学科专业建设强化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围绕贵州省“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对理工科学科专业的需求,实施特色学科培优行动、优势专业提升行动、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培育突破行动,构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凸显工科优势,夯实理科基础,打造高峰、高原学科(群),建立具有贵理工特色的学科专业生态体系。

推动学科建设特色发展

9月8日,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湖北新洋丰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开班仪式在贵州理工学院举行。

“2022年《贵州省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出台,把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升到战略高度。但煤炭企业人才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贵州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瓶颈。”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促进煤矿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助力贵州煤矿安全生产,服务贵州煤炭智能化建设,学院与相关企业实施校企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煤炭专业人才。

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湖北新洋丰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开班仪式

强化办学特色,是学校实现差异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跨越式、内涵式发展的强大推力。

近年来,贵州理工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合作办学机制,瞄准区域产业需求、遵循工科建设逻辑、强化跨界融合发展,按照OBE、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工科和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要求,在强化工科特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高等教育区域化办学特色的打造,坚定不移地走好“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工科特色办学之路,不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效衔接,着力将行业特点内化为专业、学科特色,构建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不断提升教育供给能力,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核心竞争力。

学科专业布局不断优化。学校瞄准贵州优势特色及新兴产业,在学科专业设置和布局上找准了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发展方向。围绕一流学科建设,打造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区域一流培育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省级特色重点培育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矿产普查与勘探”省级重点支持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化学工艺”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打造了以“新材料开发与利用”“航空宇航与智能制造”“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为核心的特色学科群。自2020年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申请受理的专业2个。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工理文医渗透、产学研用结合”学科发展模式,聚焦贵州“三大战略”和“四化”发展需要,重点围绕“材料 化工 食药”“材料 化工 航空 机械 智电”“土木 交通 经管 建规”“大数据 智电 机械”“资环 矿业 化工”等跨学院、跨学科整合资源,创新学科建设组织形式,加强“新机制、大平台、强团队”建设,为国内一流学科、区域一流学科以及硕士点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当前,贵州对人才的渴求,尤其是工科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贵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潘良明说,“作为省属理工类本科高校,贵州理工学院正积极行动,扎根贵州大地办学,努力为贵州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潘良明表示,面对服务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对人才的急迫需求,贵州理工学院将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层次提升”和“特色强校”两大战略,在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建设和“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工科人才培养特色及内涵建设方面寻找着力点,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强化提升科研服务能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积极参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重组、共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争取支持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工作。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键要素和考核标准,加大二级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与考核,推进绩效分配改革,营造良好人才环境,健全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成为我省工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更好地服务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区域发展“贵理工”品牌

10月20日,贵州理工学院在湄潭县洗马镇组织开展了贵州省五倍子传统产区生态恢复示范基地培训会,并特邀中国林科院高原林业研究所昆虫资源培育与利用研究室主任杨子祥和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张传溪到现场为农民授课。

湄潭县洗马镇梅子坝村是省二类脱贫村,2021年4月贵州理工学院与其建立帮扶关系后,通过多方考察,为该村引入了五倍子产业,帮助该村建立了500多平方米的蚜虫基地和全自动喷灌、监控等数据化、智能化设施。

自建校以来,贵州理工学院一直坚持把服务社会经济作为学校的重要使命担当,结合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发挥学校应用型办学特色优势,鼓励师生把论文写在多彩贵州大地上,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

根据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贵州理工学院以“科技攻关、产品开发、技术服务”为主要形式,以“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与社会培训、决策咨询与文化服务”为主要方式、以“志愿服务与公益服务”为补充方式,以平台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以成果为导向,不断建立健全了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并制定助力贵州“四化”发展行动计划,建立健全配套政策,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目前,学校在助力“六大产业基地”建链强链补链上产出多项重要成果逐步投入产业应用。

贵州理工学院校园

2018年,贵州理工学院主导研制的国际标准ISO 20258:《镁锂合金中锂含量的测定ICP-OES法》已经发布实施;2021年,主导研制的国际标准《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锌含量的测定ICP—AES法》已立项并正在研制中。2021年,学校成为行业“镁及镁合金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

近年来,贵州理工学院依托贵州省轻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绿色过程工业技术人才基地等重点科研平台与人才资源,先后主持研制出多项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全球镁合金质量检验就用“贵州标准和贵州技术”正在贵州理工学院得以实现,并逐步培养出我省在该领域的国际标准专家,为我国镁及其合金产业在世界上拥有更强的话语权并持续发出了贵州声音,贡献了理工智慧和贵州力量。

为助力贵州实现工业大突破,贵州理工学院依托贵州省轻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互联网 ”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贵州磷石膏研究院等优势科研平台,对“机械 电气 大数据”“材料 化工 航空”“资环 矿业 化工”等跨学科、跨学院整合资源,以材料、煤炭、化工产业为重点,结合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生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努力实现技术突破和技术跨越。

“面对崭新的校区,站在新起点,我们要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聚焦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创新办学思路,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加快提升办学水平,团结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贡献理工力量。”苏向东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雨

编辑 梁珍情

二审 潘晓飞

三审 岳振

标签: # 贵州,理工学院,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今年,

留言评论